SCI写作交流
主页 > 学术交流 > SCI写作交流 >

选题与拒稿

2016-05-25来源:未知
没有确认文章的课题,便无法开始文章的写作。选题,既是文章写作的开始,也是课题探究的第一步。SCI文章的选题甚至直接关系到文章投递发表的结果。在文章投递发表结果中最坏的便是拒稿,不管是哪个科研工作者都不希望自己辛苦写作的文章投递之后得到这样的结果。那么我们要如何选题,如何避免拒稿呢? 
 
选题在SCI文章写作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只有研究有意义的课题,才能获得好的效果,对科学事业和现实生活有益处;而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研究得再好,文章写作得再美,也是没有科学价值的。 
 
目前在社会科学中,有的人就古人的一句话大作文章,反复考证,写一大篇文章,我看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我们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和写作。那么,应该根据哪些原则来选题呢? 
 
(一)具有科学性。它应包括:急待解决的课题;科学上的新发现,新创造;学科上短缺或空白的填补;通行说法的纠正;前人理论的补充;等等。 
 
(二)有利于展开。指的是:要有浓厚的兴趣;能发挥业务专长;先易后难,大小适中;已占有一定的资料;能得到导师指导;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对题目加以限定。还应说明的是,在选题的方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题确定之前,要查阅文献资料。目的在于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明确在本学科中过去已经进行了哪些研究,有什么成果;了解本学科的研究现状,以便弄清现阶段的研究达到了什么程度,以及哪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为此就要到图书馆查阅有关的报刊目录索引、专题目录索引以及年鉴等工具书。另外,还要做文献目录卡片。这种卡片可以先从最近发表的新的文献资料调查开始,按年一项项写出来。卡片的写法是,记上作者、标题、杂志名、页码。若是单行本,要写上出版单位,报纸要写上发行的年月日。 
 
2、发挥想象力进行积极的思考。在查阅文献资料、做目录卡和对目录卡进行分类整理的过程中,大脑的思维就已经开始工作。文章作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的思考力(分析、综合、演绎、归纳、分类、组合、加减、反逆、类推等等),对文献资料进行积极的加工,这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缺少它就得不到新的题目。 
 
在阅读资料、进行思考的同时,既要注意资料的记录,更要注意思考的记录,尤其是对突然来临、转瞬即逝的灵感的记录。 
 
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在写作上我们应该注意什么避免文章最终被拒稿的命运呢?那么我们从SCI拒稿的常见原因中看看有哪些容易被拒稿? 
 
1)未引用领域内重要参考文献。之所以把参考文献放在第一条,因为一篇文章的绝大部分参考文献出现在前言介绍部分。 
 
每一个研究领域,每年都会发表大量的学术文章,有些领域每年可能发表几百甚至上千篇文章。在撰写的一篇研究性学术文章中,通常引文数量会小于一定数量,有很多期刊要求研究性文章引文数量少于60条,有一些是30条。在这个时候,为了更好地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领域内的主要研究进行关联,在引用某些主要研究成果的同时,最好将本领域内的主要综述性文章进行引用,这样就可以间接引用了绝大部分研究成果。 
 
另外,在很多人的文章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基本上都是10年以前的文章,对近年的成果没有引用。在这种情况下,评审专家可能会认为该报道的研究领域过旧,没有创新性,这样也有可能直接导致拒稿。在这方面,有些期刊明确要求引用参考文献的50%必须为近3年的文章。 
 
2)实验步骤描述不完整。很多人在撰写文章过程中,都认为结果漂亮才是最好的。也因此,他们会忽视或者不重视实验研究步骤的描述。审稿人在遇到这类稿件的时候,很容易给出“研究结果是非常好,但是由于实验研究步骤描述不清楚,对他们的结果感到不能让人信服”。 
 
如果遇到“善良”的审稿人,他可能让作者进行修改。如果遇到审稿人“太忙”,则稿件可能直接被拒稿。原因很简单,任何人的实验结果都是基于实验步骤正确的前提。如果实验步骤不对,研究结果最“漂亮”,也是不“成立”的。 
 
3)实验结果的过度“加工”。研究文章之所以能够发表,是因为作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很多以前没有做过或者发现过的现象或者发现。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实验研究都能够得到好的结果。也因此,很多人为了文章能够“发表”,在研究结果中进行过度“加工”。 
 
第一种类型:直接修改研究结果。通过修改后,所有的实验结果都非常的漂亮,以达到骗过审稿人。 
 
第二种类型:直接应用他人的研究结果。有时候,作者没有做出好的结果,但是,发现他人的研究领域与自己相似,也因此直接将他人的研究结果占为“己有”。或者将他人的英文成果修改为其他语言发表,或者将其他语言的文章修改为英文文章发表。 
 
第三种类型:“挑选”结果。在一个实验结果中,存在部分为阳性结果,部分为阴性结果。为了能够发表,只说阳性或者只说阴性部分结果。很显然上述三种情况如果被发现,后果都是非常严重的。 
 
4)研究结果分析不深入。经常评审一些文章,研究结果是不错,但是,就文章撰写而言像是实验报告,而不是研究文章。因为,文章只描述他们的实验发现,而不证明他们的发现是可靠的,也不说明他们的发现对该领域是否有重要意义。很显然,这样的文章容易被认为理论深度不足而拒稿。通常情况下,一篇好的文章,讨论部分应该占到文章的三分之一篇幅。 
 
5)研究结论不成立。正常情况下,研究结论应该只说研究结果和结果讨论中出现的事情。然而,有一些作者将很多非本文的研究结果罗列进结论中,让人造成误解。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现象,很多人的研究结论与文章摘要重复。这种文章是不能接受的,应该予以重视。 
 
SCI文章拒稿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但是面对拒稿我们应该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1、要理解SCI文章被拒稿是一件正常的事情(70%以上被拒),因此要保持良好心态。 
 
2、对完全拒绝的文章,编辑通常会表达不愿再看到该文:( 再寄送这类文章是没有意义的,应该补充修改后改投其他SCI期刊。 
 
3、如果被拒文章不是由于文稿中的错误,而是重要性或创新性不够,作者仔细考虑审稿人意见并认真修改文稿后,可以寄给影响因子较低的其他SCI期刊。 

分享到:

Copyright 深圳中洪博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Zhby_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