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心得
主页 > 基金课题 > 科研心得 >

科研一辈子都没有突破性成果咋整?

2016-05-25来源:未知
最近知乎上有个热门帖子《一辈子都没有突破性成果,这样的科研工作者对社会有什么贡献?》,我看了一下大家的讨论,想和大家探讨一下。这是个好问题,想清楚了对你后续做科研也会有很大帮助。

1
知乎上的主要观点

科学成果是多人协作的成果

科学探索的路上充满了偶然性。大家掌握了一些科研技术,然后在科学世界里探索。有的人发表了重要成果,但总归是少数。有的人也许穷尽一生也没有啥成果,但至少通过他的研究活动,保存了他所学到的科研技巧和知识,并主动或被动的传给他人。

也就是说其实大部分人发表的论文和成果都没啥卵用,但却给后人或是其他人提供了铺垫或是基础,然后有个幸运儿就在某个时候发现了重大突破。所以说突破性成果是有偶然性的。

大多数的成果其实是陪衬少数突破性成果

正常男性一次发射精子数上亿个,但发射了 99.999999% 没用的,其实只要一个就够了。但如果人类在进化中每次只发射一个精子,恐怕早已灭绝。原因在于,数量太少,一个不行整体就不行。数量多了,这个不行,还有上亿个备胎。

很多时候,这就是冗余的作用。有基数,概率才能最大化。先在数量上取胜,再考虑质量。基数大了,概率上高质量者会越多。这是符合进化的策略。

类似的概念饶毅教授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相似的回答——基础研究并无多少成果,那为啥每年还要投入那么多钱研究。所以那些你看不到的突破性成果其实是做了备胎。

不是对社会没有贡献,而是贡献的大小不同

首先,文章能发表出来,并且发表在一些核心期刊上,那就不可能说没有任何意义。万一今后有人用到这些研究,即使是有这种可能,那这项研究就是有意义的。

其次,科学家的形象被夸大,科学理论发展的逻辑关系被夸大,大众对科学家的要求也已经远远超出了对人类的期待。在现在科学研究高度分工的情形下,大多数人毕生的能力不过是只能推开科学大厦的一扇窗子。这一点和其他行业的情形并无不同。

与其说没有突破性成果就对社会没有贡献,倒不如说是社会对科学家的期待太高。

2
 我有话要说

你如果看过生活大爆炸或者看过国外一些博士生的生活,你就会知道那里面的人才是有丰满的科学家的羽翼。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许多单纯属于人的喜怒哀乐和属于科研的幸福。

可是我们呢?从小被教育的科学家们永远是穿着白大褂,高大上的专家模样,那样子科学家是很神圣的,小时候的理想不是当科学家那就是没出息。直到现在我的内心里还是会觉得当科学家很骄傲呢,也难怪大家有这样的期待,我们就是这样从小被影响长大的。

而谈起科研工作者,除了谈贡献,还是谈奉献,就是要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不能谈赚钱,不能谈享受。你试想一下,一个科学家经商是不是很奇怪,是要受人唾弃的,科学家怎么能想赚钱呢。但是一个商人如果当了科学家发了文章,那简直就是觉悟高。

我在大学以及读研期间,经常被这个问题折磨得死去活来。我自尊心强,我眼里科学家是一个多么崇高神圣的职业。我发不了 SCI ,我连发一篇核心都已经快掉一层皮,我不敢想象如果我从事这条道路,一辈子都没啥发现,我还能体面地活着吗?

最重要的是,原本科研是一件愉悦的事,你有兴趣,然后去探索,就算走进了迷宫,你也享受那乐趣。而一切都要谈贡献谈英雄,已经失去了科研最初的意义,所以我在那个时候选择了退出。

我对科研工作者的建议和知乎的狐狸先生类似,那就是把科学研究当做一份职业考虑。如果有兴趣,有能力,觉得工资还可以,就研究。如果觉得没有了乐趣,待遇太低,就想办法离开。不必给自己背负那么大的压力,承认重大突破发现的偶然性。但我们追求在科研生涯期间做些好的成果出来。

我对非科研工作者的建议是科学英雄固然值得敬佩,就像最近的韩春雨老师,但是过度的一边倒的报道和神话,确实是夸大。给科研工作者一个轻松的环境,回归到科研的本质上来。科学家也不过是一种职业,但仍值得你尊敬。

分享到:

Copyright 深圳中洪博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邮箱:Zhby_6@163.com